
一個孩子因不斷咳嗽及反覆過敏、氣喘不時來門診報到,媽媽覺得疲憊不堪,阿包醫生詢問了家長平日照顧孩子的方式後,再補充追問家裡是否有人抽菸,媽媽說:「喔!我老公有抽菸…」,「可是他都在陽台或廁所抽啊!這樣不是沒影響嗎?」,「他工作壓力大還要跟客戶談生意很難不抽菸…」,「之前有試著戒菸過,但就越來越胖,胖到自己也看不下去…」
其實大家都知道二手菸對寶寶不好,所以有菸癮的家人大多選擇不在寶寶面前抽菸,不在家裡面抽菸,想說跑去陽台或是廁所抽菸,就不會有影響。然而有種說法「一手菸害自己,二手菸害別人,三手菸害家人」,即使排除了二手菸的危害,香菸中的有毒物質仍會殘留在衣服上,或隨空氣飄到地板、牆壁、澡盆、馬桶、傢俱上,例如嬰兒床,甚至附著在寶寶的奶嘴,成為三手菸。
三手菸中的有毒物質可經由皮膚進入人體,對長時間待在家中的寶寶造成傷害,影響他們的呼吸系統,使過敏氣喘罹患率上升,同時也讓寶寶感冒不易痊癒,增加中耳炎的機率,及發生嬰兒猝死症的風險。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,還可能會減緩智力發展,在數學、閱讀與邏輯的測驗成績會較差。此外研究還顯示一旦父母吸菸,孩子也更容易成為終生吸菸者,未來罹患癌症、喝酒、濫用藥物與發生問題行為等風險亦會升高。
以上這些資訊常如蚊子般嗡嗡地出現在吸菸者耳邊,「吸菸不好」眾所皆知,但為何戒不掉?阿包醫生先前曾在戒菸門診中觀察,整理出吸菸者的五大心魔:
- 把抽菸當作是唯一有效的紓壓方式
- 覺得自己沒那麼倒楣,抽菸得肺癌的是別人
- 戒菸之後會變胖
- 對吸菸的花費很無感
- 不覺得吸菸會影響小孩的健康及智力
一個人要改變自身習慣本來就不容易,更何況要去改變身旁人的習慣,所以除了吸菸者本身戒菸需要很努力之外,讓家人戒菸更是嚴峻的挑戰。但不能因為怕失敗或困難就絕口不提,默默忍受,我們可以使用威脅、利誘、曉以大義、親情攻勢…等方法,找出癮君子們的內心漏洞,再突破他們的心防,一定要增加並強化他們戒菸的動機。此外還可借助一些戒菸藥物,幫助他們順利戒菸也要保持不再抽菸。癮君子們,請為自己及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戒菸,未來的家庭生活才能更美滿幸福!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