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國內傳出伊科病毒(Echovirus)引發多起重症案例,今年已有6名嬰兒因併發重症不幸身亡。其實孩子就算症狀看起來只是「小感冒」,也可能在短短數日內惡化,甚至奪走生命。
什麼是伊科病毒?
伊科病毒屬於腸病毒家族,和克沙奇病毒、腸病毒71型同屬一類。多數感染後會有發燒、喉嚨痛或腸胃不適,而寶包免疫力尚未成熟,一旦感染,可能導致腦膜炎、心肌炎,甚至急性心肺衰竭。
寶包病情「說變就變」
除了已確定腸病毒感染致死的6例病例,目前尚有部分寶包症狀嚴重,疾管署指出,有兩名新生兒疑似家人接觸伊科病毒11型,於是併發敗血症、肝炎、血小板低下,目前均在加護病房治療中。
事實上兩名寶包出生時因為沒有特殊潛在疾病,因此出生後沒多久就返家,然而因為到家後食慾下降、嗜睡、活動力降低,回診後才確診感染伊科病毒。
因為小寶包免疫力不成熟,病情往往比爸媽想像得更快、更急,一個晚上就可能完全不同。而人類又是腸病毒唯一傳染來源,主要經由腸胃道或呼吸道感染,新生兒則可能透過胎盤、孕婦生產過程感染。這次疫調也發現某病患的爸媽生產時就有呼吸道症狀、發燒,所以不排除是因為受到爸媽的傳染。
不只腸病毒71型要注意
許多爸媽聽到「腸病毒」就會想到71型,但事實上克沙奇、伊科病毒也可能造成重症。疾管署資料也顯示2025年至今主要流行病毒是克沙奇A型。
預防是唯一保護之道
目前還沒有伊科病毒的專屬特效藥,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,因此「預防」是爸媽唯一能做到的保護。另外補充一點,若孩子施打腸病毒71型疫苗後,對於伊科病毒是無法產生交叉保護的效果唷!
勤洗手:正確洗手可大幅降低傳染風險。換尿布、餵奶前後都要徹底洗手。
環境消毒:玩具、餐具、桌面以稀釋漂白水清潔,不能只用清水沖洗。
避免群聚:寶包有發燒、腹瀉就不去托嬰中心或公共遊樂場。
生病不靠近:成人若有感冒或腸胃症狀,最好暫時避免親吻、抱嬰兒。
這些小動作看似瑣碎,但卻是守護寶包健康最重要的防線。也許我們無法控制病毒,但可以透過自己的細心,降低寶包感染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