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後回歸正常生活,不少爸媽都會帶孩子們出國玩,阿包醫生家也是,每次出國都希望快樂出門、平安回家,但旅途過程也可能遇上不可抗力的意外。最近阿包醫生有一位剛從日本回來的朋友,在出國第一天就摔傷,因為當下手臂非常疼痛,因此在當地就醫,這邊也分享海外就醫流程,提供大家參考。
受傷當下:緊急處理
朋友是第一天晚上從水池上摔下來,高度約150公分,著地當下右手臂和胸骨非常疼痛,於是先向飯店人員索取冰塊冰敷,且盡量保持患部不動。
→這部分是正確的行為,若是摔傷、瘀青,應於0~48小時冰敷,48小時後改成溫敷,而這時候不確定患部傷勢,因此保持不動也是對的處置。
持續疼痛決定就醫
朋友與導遊討論、向我詢問後,因為持續痛了一晚,決定第二天前往市區就醫,由旅行社查詢市區骨科看診時間,並盡量挑選大醫院,因為醫療資源較完善,後來選了市區一間規模不小的院所。
就醫準備物品
就醫前須備妥護照、信用卡或現金,準備好自己要講的疼痛症狀,可請導遊翻譯或是手機翻譯軟體翻譯。
會用到金錢的部分:計程車資、初診費、診療費、藥材費。
就醫流程
因為是第一次在該醫院就診,因此流程較繁瑣,大致如下:
向櫃台表示是初診
→填寫初診資料
→向櫃台說明傷勢狀況
→櫃台判別掛號科別
→取得掛號單至該科
→至該科報到並領取號碼牌
→填寫更詳細的看診資料
→該科護理師問診,包括傷勢、過往病史
→正式看診,醫師說明傷勢、後續處理
→返回櫃台結帳、領取處方籤
→至附近藥局領藥
倒數兩步驟時記得索取所有就醫(含診斷證明書)、領藥證明,以供申請健保核退、理賠使用。
▲處方籤將會提供給藥局收走,這是領取前拍下的。
▲看完診後領取的收據。
返台持續就醫
由於朋友返台手臂持續疼痛,所以在台仍持續掛相關科別繼續治療,這部分的單據也須保留,若需申請理賠才能有相關證明。最後希望朋友早日康復,大家都能旅途愉快,盡量不要遇上意外就醫,但若身體真的很不舒服也不要拖,應立即就醫喔!